两名分别只有13岁和14岁的中国女孩,在澳大利亚一户寄宿家庭中爆发冲突,最终酿成悲剧。
这起事件震惊了中澳两地,也让无数家长陷入焦虑和反思:一人死亡、一人被捕,问题到底出在哪里?
是低龄出国压力大,超出了小孩的心理承受范围?还是中国爹妈的富养观念,把他们养废了?
7月底的一个晚上,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市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惨案。
两名中国女生,分别是13岁和14岁,刚刚来到澳洲不过短短8天,她们此行的目的是参加暑期游学。
白天会去附近的学校上课,还会参加一些游览活动。事发当天,两人还一起去了亨特谷景点游玩。
7月29日晚上,寄宿家庭的女主人听见楼上传来奇怪的声音,上楼查看时发现了一名女孩受伤倒在走廊,当时室内无其他外人,于是马上报警。
警方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,一名14岁女孩胸口被刺伤,情况非常严重,虽然紧急送医抢救,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她的生命。
警方还在现场找到了一把菜刀,目前被认定是本案的主要证据,但是暂时不清楚两人之间存在什么矛盾或者其他问题。
另一名13岁的女孩当场被捕,警方以“谋杀罪”正式起诉她,目前她被拒绝保释,10月份将会在当地儿童法庭接受审理。
新南威尔士州警方已经联系了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,协助双方家庭开展沟通和后续处理。
事件传出后,引起了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,很多中国家长原本希望通过暑期游学让孩子长见识、提升语言能力,没想到却发生了这样的悲剧。
案件震惊之余,很多人也疑惑,法律上14岁意味着未成年人开始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。
在澳大利亚,不同州对未成年犯罪有不同的规定,在新南威尔士州,刑事责任的起点是10岁。
只要年满10岁,就有可能因为触犯刑法而被起诉并接受惩罚,所以从法律角度来看,13岁的女孩已经达到可以负法律责任的年龄门槛。
但这并不代表13岁的孩子被当成大人一样对待,澳洲的法律系统对10至14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,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限制和保护机制。
这里就涉及一个专业名词doli incapax,意思是没有犯罪能力。法律原则假定这一年龄段内的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心智发育不全,并不了解其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。
简单来说,检察官必须让法官相信,这个13岁的女孩在动手时,知道自己正在做非常错误的事情,甚至有可能会致人死亡,否则就无法定她的罪。
法庭可能会安排心理评估、请老师或家人作证,调查她的成长环境、情绪状态、过往行为记录等,目的是判断她是否真的能理解伤人致死的严重性。
如果法官最终认定她明知后果、依然选择动手,那么她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。
由于证明这一过程难度极大,所以有人猜测,即使被定罪,在量刑方面很大可能是轻判。
近年来,越来越多中产家庭因为教育焦虑,选择让孩子低龄出国。从初中、高中留学,到短期游学、交换项目,种类繁多,很多机构打着语言环境、名校体验等诱人卖点吸引家长学生前往。
但现实中,很多项目的安全、心理、管理配套措施并不成熟,尤其对年纪尚小的孩子来说,远赴海外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。
很多人不知道,国外的寄宿家庭,大多不是官方机构,而是由中介公司、学校合作单位牵线,标准参差不齐。
另外,很多家长选择短期海外项目,关注点都在提升背景上,往往会忽略孩子在国外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安全问题。
孩子出国后,面对的是陌生的语言、文化、生活方式,甚至连吃饭、交流都可能困难。
而社交孤立、学习压力、文化差异,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放大,一旦没有及时疏导,就可能酿成严重后果。
青少年本就处于情绪波动大的阶段,一旦缺乏理解和引导,很多小问题会被压抑、积累,最终变成大的心理危机。
极端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背后可能隐藏着长时间的心理扭曲、家庭压抑、过度期望甚至遭受过校园排斥、暴力或父母冷暴力等经历。
尤其是很多中国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很缺乏,很多孩子到了国外,才第一次面对真正复杂、开放的社会环境。
宠物的特点是乖巧、听话、依赖、讨人喜欢。你喂它、照顾它,安排它的生活起居,它从不反抗。但是它们不能离开主人,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。
比如我们常见的海淀妈妈、加州妈妈、魔都妈妈精细化鸡娃,嘴上说的是托举,但实际上是把孩子圈养在温室。
他们从小被安置在舒适圈内,吃穿不愁、行程满满,学各种才艺、进各种夏令营,仿佛从不需要为现实生活考虑。
父母全程代劳安排,只求孩子听话懂事,按照规划完成复制人生。还有一些父母不想让孩子吃苦,而是给他们保驾护航走捷径,过上顺利的人生。
被全方位保护的小孩,一旦脱离了父母视线,就像被抛入陌生荒岛,不知道如何求助,也没能力处理冲突和情绪。
悲剧的代价太沉重。本文事件中13岁的涉案人,无论最终是否定罪,其人生轨迹都已偏离正轨。
希望家长更早认识到:孩子不是宠物,也不是我们人生的延伸或复制。她们需要被当做一个人来教育,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活成一个完整、自由、能担当的人。
[3] 被控谋杀!中国13岁女生暑假游学来澳,落地8天捅死同学,或被这么判!k8凯发官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