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,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已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突破口。近年来,各地相继出台地方性法规,从立法层面构建矛盾纠纷化解的规范化路径,既体现了对国家政策的贯彻,又结合各地实际探索特色化解决方案,为全国提供了多元化的实践样本。本月起,《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》《四平市矛盾纠纷化解条例》正式施行,《宁波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》也将于下月开始施行。这些法规均强调治理主体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共治转型、治理环节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防控延伸、治理手段从传统方式向数智化升级。
《广州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》以“多元主体联动、分层递进解纷”为核心,通过整合多方面资源,打造全链条矛盾纠纷化解机制,凸显城市治理的系统性思维。
明确多元主体权责。条例创建“主体责任清单制度”,对政府部门、司法机关、社会组织、行业协会等主体的职责进行法定化界定。例如,规定司法行政部门负责人民调解、行政调解、商事调解的指导和协调工作,培育和发展区域性、行业性、专业性调解组织,推动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工作者、志愿者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。发展改革、住房城乡建设、交通运输、市场监督管理、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,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工作。
加强风险源头防控。条例要求市、区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加强风险源头防控,健全矛盾纠纷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,开展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和专项排查,定期分析研判、发布风险提示,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时及时处置,严防发生极端案件。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发挥行政复议建议书和意见书的作用,落实行政复议抄告制度,指导行政机关避免不当或者违法行为,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发生。要求村民委员会、居民委员会组织网格管理员、调解员、社会工作者、法律顾问、志愿者、楼栋长、“广州街坊”、乡贤等人员,开展矛盾纠纷预防、排查和化解工作。同时,要求市人民政府及其社会信用管理部门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,依法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,预防和减少因不诚信行为引发的矛盾纠纷。条例强调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,要求各行业主管部门将法治宣传教育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有机结合,引导公众自觉守法,依法表达合理诉求,选择适当的纠纷化解途径。
推动“一站式受理”。条例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依托综合治理中心,统筹律师、专职调解员等多元解纷力量入驻,推动实现矛盾纠纷“一站式受理、全流程闭环化解”。提出建立调解员等级评定制度,要求实现专职调解员“全覆盖”,形成“家门口+专业化”的调解服务网络。条例要求成立市、区行政复议调解中心,推动行政机关在复议、裁决中主动调解,提升行政争议化解效率。此外,提出通过建立“调解中心+区级调解工作站+部门条线工作室”形成联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机制,多渠道多场景有效调解纠纷。
《四平市矛盾纠纷化解条例》突出“预防为主、调解优先”理念,通过网格化管理、信用约束、心理干预等手段强化源头防控,体现城市治理的精细化特色。
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四级网格。条例提出,将全市划分为“市—区—街道—社区”四级网格,每个网格配备社区民警、调解员、网格员、楼栋长、单元长、党员中心户,实行“日排查、周研判、月通报”机制。条例要求网格员每日走访排查矛盾隐患,对家庭纠纷、邻里矛盾等做到“发现即介入”。
建立解纷履约评价机制。条例引入信用管理,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当事人,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,在就业、信贷等领域予以限制。
构建社会心态疏导体系。针对农村土地纠纷、家庭矛盾中常见的情绪对立问题,条例要求建立心理咨询师驻点制度。要求在全市设立“心理疏导室”,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参与调解,通过“情绪平复—认知调整—方案协商”三步工作法,提升纠纷调解成功率。
《宁波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》把法治化的思维、理念、方式贯穿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过程,凸显城市治理的效能革新。
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。条例指出,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应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遵循预防为主、合法公正、高效便民、多方联动的原则,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、化解在萌芽状态。要求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,依法妥善化解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。同时,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。
坚持“源头治理”,强化风险隐患排查预警。条例提出要坚持源头治理,强化风险隐患排查预警、分析研判、前端处置等措施,将矛盾纠纷预防贯穿于重大行政决策、行政执法、司法诉讼、基层治理等全过程。同时,支持辖区村(居)民委员会开展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相关工作。
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流转办理机制,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。条例明确,区(县、市)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以及镇(乡)人民政府、街道办事处应当依托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服务点,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统一受理、分类流转、首接跟踪、投诉反馈、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;鼓励村(社区)提供一站式矛盾纠纷受理服务。当事人可以通过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服务点提出矛盾纠纷化解申请,也可以向有关单位直接提出。有关单位接到申请后,应当告知当事人相关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的成本和风险,引导其选择成本较低、对抗性较弱、有利于修复关系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。
为强化住宅小区电梯安全管理、提升应急处置能力,多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联合社区、物业服务企业、电梯维保单位开展“安全宣传进社区”活动,专业人员通过案例解析与互动问答,向居民普及政策法规知识并针对高空抛物、电动自行车上楼等治理热点问题进行现场解答。
日前,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《山东省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韧性城市的实施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意见》)并印发实施。
日前,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城管部门邀请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开展心肺复苏与AED使用培训。参训城管队员表示,每天执勤巡逻在基层执法一线,了解和掌握急救知识很有必要,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帮助市民。
近日,广州市从化区住房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发布《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《若干措施》),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,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近年来,江苏、河南等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开展换位体验活动,工作人员化身市民深入一线,了解市民诉求,破解存在难题。
手机屏幕亮起,崭新的电子不动产权证书清晰呈现。近日,电动工具跨国企业喜利得中国分公司的工程师战女士,通过海南省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“一件事”服务,不到24小时便办妥住房公积金贷款、带押过户、合同备案、缴税及获得电子房本等全流程。
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·解读 李兴钢:从空间塑造者到城市生命体的治愈者
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·实践 李跃旗:以更高站位、更宽视野、更实举措奋力推动浙江城市高质量发展
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·实践 张学勤:深学笃行 担当实干 全力推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
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·实践 姚天玮:坚持标准引领 强化科技赋能 全面支撑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
k8凯发官网
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《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》局部修订条文
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·实践 刘丰雷: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奋力托举起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
“五民工作法”破解物业治理困局——上海长宁北新泾街道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实践
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·实践 王英姿: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汇聚银发智慧力量
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·实践 驻部纪检监察组监督推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 以物业服务“小切口”推动城市治理“大纵深”